
《看咸阳》讯:近日,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血管介入科蒋金泉专家团队成功为一名63岁肝内多发小肝癌患者实施CT引导下经皮穿刺冷冻精准消融术。
一针就能“冻死”癌细胞?

左叶和右叶的病灶,高度怀疑肝内多发小肝癌
63岁的患者,1个月前被诊断为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肝内多发小肝癌,肝脏功能严重受损,无法正常代偿,同时伴有脾脏功能亢进。当时做了肝动脉化疗栓塞术(TACE),通过阻断肿瘤供血饿死细胞同时用碘化油标记上癌细胞,使它在做ct穿刺的时候显示的更清楚,以便于后期做消融治疗。这次来医院是为了进一步控制肝硬化并发症,希望尽快做肝癌结节消融手术。“患者目前最紧急的是通过消融手术消灭肝癌病灶,同时需全力控制肝硬化引发的腹水、静脉曲张等问题,并长期抗病毒治疗丙肝。治疗需多管齐下,兼顾肿瘤和肝脏功能维护。他的肝脏同时存在多个可疑肿瘤,采用外科治疗存在很大困难,普通的穿刺消融也不容易穿刺到肿瘤,因此,我们最终制定了先用碘油标记小肝癌,再行精准冷冻消融手术治疗方案。”蒋金泉主任介绍说。
蒋金泉主任团队先采取介入下碘油标记肿瘤,然后直接穿刺标记好的肿瘤,达到精准消融的目的。

图左:CT影像引导下精准穿刺至0.6毫米的肿瘤图右:包裹肿瘤的“冰球”

术中,蒋金泉在CT影像引导下,将直径仅1.98毫米的冷冻探针精准穿刺至0.6毫米的肿瘤中心,通过液氮快速制冷使病灶温度骤降至-196℃,形成边界清晰、完全包裹肿瘤的“冰球”,将肿瘤“冻死”;之后,针管里再走氦气,能使冰球复温。通过三次的冻融循环,让肿瘤细胞先冰冻结晶,再溶解破裂,达到根治肿瘤的作用。术后,患者的疼痛症状明显减轻,目前正在康复之中。
治疗优势
冷冻消融术(Cryoablation)是一种新兴的肿瘤微创治疗技术,其原理是利用特殊的冷冻设备将肿瘤组织迅速降温至极低温度(通常低于-100℃),使肿瘤细胞内形成冰晶,从而破坏细胞结构,导致细胞破裂死亡。该技术具有多重优势:
即时可视:冷冻形成的“冰球”边界清晰,术中可实时监测消融范围,确保治疗的精准性。
双重灭活:低温直接杀伤肿瘤细胞,同时破坏肿瘤滋养血管,进一步阻断肿瘤血供,促使肿瘤细胞缺氧死亡。
免疫激活:坏死肿瘤细胞释放抗原,激发全身抗肿瘤免疫应答,产生“原位疫苗”效应,有助于清除残留癌细胞。
保护功能:选择性破坏病灶,最大限度保留正常组织功能,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。
局部麻醉:消融过程中患者几乎无疼痛感,仅需局部麻醉,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。
可重复治疗:适用于复发病灶或多发肿瘤的多次干预,为患者提供持续的治疗机会。
成果展望
蒋金泉主任指出:“对于隐匿性强的小肝癌,碘油标记与冷冻消融的序贯应用,实现了‘靶点可视化’与‘消融精准化’的双重突破。冷冻消融技术的成功应用,为恶性肿瘤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,尤其适用于失去手术时机的晚期癌症患者、身体状况较差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以及手术及放化疗后复发的患者。该技术以其微创、安全、有效的特点,为患者减轻了痛苦,提高了生活质量,延长了生存期。随着冷冻消融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普及,相信在不久的将来,它将为更多肿瘤患者带来福音,成为肿瘤治疗领域的重要力量。”
冷冻消融术有哪些禁忌?
不过,并非所有肿瘤患者都适合氩氦刀冷冻消融术。每种疗法都有不同的适应症和禁忌,冷冻消融术作为一种微创介入手术也不例外。它对肿瘤的破坏效果与肿瘤的大小、位置、形态息息相关,不能保证对所有肿瘤都有效。一般来说,它针对的是局部实体肿瘤,如乳腺癌、肝癌、肺癌等。对于适合的患者来说,氩氦刀冷冻消融术无疑是一种很好的治疗选择。它为那些不能承受传统手术的患者提供了新的希望,让他们在减轻痛苦的同时,也有机会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