服装网

东湖评论:以人才“出彩”成就产业“精彩”

2025-04-19 15:05:00

近年来,湖北推动以5个万亿级支柱产业、10个5000亿级优势产业、20个千亿级特色产业为骨干的“51020”现代产业集群加快崛起,光电子信息、汽车制造与服务、大健康三大产业迈入万亿级,千亿产业达到19个。荆楚大地,一派转型升级壮产业的景象。当前,湖北正加快构建以创新为牵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。

人才作为创新的核心要素,是产业发展的第一资源。产业链的升级与突破越来越依赖人才的支撑。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,传统产业转型焕新、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做优、未来产业培育布局,都迫切需要拔尖创新人才、急需紧缺人才、产业领军人才、高技能人才的支撑。

构筑人才靶向引育磁场,持续拓展产业发展版图。以产业链带动人才引育链,要确定“缺什么,引什么”和“引得来,用得上”的引育目标。靶向招引培育人才,要紧密结合企业发展需要,精准对接产业发展实际需求,同步推进项目与人才“双招双引”;突出人才支持政策梯度布局,分层分类实施人才培育计划,逐步实现“人才优”引领“满盘活”。湖北省围绕推动“51020”先进制造业集群全面崛起、“61020”全链条攻关、“71020”高校创新体系建设,以“十百千万”人才行动为总牵引,大力实施战略科学家引领、科技领军人才登峰、卓越工程师壮大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腾飞“四大行动”,为支点建设厚植人才新优势。只有不断做大人才增量、优化人才存量、激活人才变量,实现产业人才金字塔塔基更实、塔身更强、塔尖更高,才能持续推动人才在助力打造产业新高地中发挥引领驱动作用。

搭建产才深度融合平台,持续赋能产业集群成势。产是才之基,才是产之魂。平台作为产才融合的关键性载体,在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发挥着桥梁枢纽作用。武汉市以人才串起“高校—湖北实验室—专精特新企业—行业龙头企业”创新供应链,拥有国家重大基础设施5个,国家级创新中心5个,湖北实验室8家,挂牌运营首批以龙头企业为主导的产业创新联合实验室10个,在一系列创新政策的支持下,1.6万家光电子信息企业聚集在光谷,产业集群规模突破5000亿元。高能级的产才融合平台,既向内融通,也向外联通,不仅是高质量的人才对接平台,还是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平台。通过集聚高端人才和串联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,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模式,围绕产业科技重大需求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“卡脖子”技术难题解决,加快“技术应用”向“产业动能”转化,加速形成产业发展的集聚效应。

打造人才发展优质环境,持续营优产业创新生态。水积而鱼聚,木茂而鸟集。没有人才优势,就不可能有产业创新优势。留住人才并成就人才,不仅要“真金”,还要“真心”。武汉东湖高新区坚持把人才作为创新发展的最强引擎,在全国首创“人才注册积分制”,设立光谷合伙人投资引导基金,组建光谷人才集团,从人才引育、人才培养、人才服务等方面,多方共建人才发展生态。青山区坚持以优服务、强事业为导向,围绕人才项目申报、落户安居、子女入学等九方面人才发展需求,出台《服务驻区重点企业人才发展政策清单》,实施创新创业平台提档升级行动,常态化开展创业辅导、科技成果转化活动,为人才创建了逐梦圆梦舞台。激活产业创新“最大增量”,离不开近悦远来、宜居宜业的人才生态,不仅要聚焦人才现实需求推出“硬核”政策,还要打造人才“有为之地”,为人才提供全周期护航。

引进一个领军人才,就可能崛起一个产业;积聚一股创新力量,就可能活力一座城市。无论是围绕“产业链”精准布局“人才链”,还是依托“人才链”赋能提升“产业链”,都要强化政策引导,搭建产才融合平台,注重将人才与产业同步规划、一体推进,推动形成“人才因产业而聚,产业因人才而兴”的良性循环。

稿源:荆楚网(湖北日报网)

作者:艾文华(武汉市青山区“青评调”网评团队)

责编:丁玥

相关推荐